實踐和認識(一)《成考專升本政治考點》!
2019-4-16 來源:四川成人高考網 點擊:
一、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要明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同唯心主義認識論、不可知論、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對立和區別。
(1)能動的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先是反映論。反映論是一切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對世界的反映,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先驗論是唯心主義認識論,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人的認識先于物質、先于經驗,堅持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認識路線。能動的反映論和先驗論是根本對立的。
(2)能動的反映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能動的反映論是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具有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論否認世界的可知性,懷疑和否認人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古代中國的莊子認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休謨和康德是近代歐洲不可知論的代表。黑格爾和費爾巴哈,曾對不可知論作過批判,但都是不徹底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能動的反映論,把實踐引入認識論,才真正徹底批判了不可知論。因為實踐是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武器。
(3)能動的反映論和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根本區別。
舊唯物主義認識論堅持反映論和可知論,但不了解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不能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否認認識的能動作用,是直觀、被動、形而上學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把實踐引入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辯證的反映論。
二、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先考察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認為勞動在認識的發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
(1)勞動實踐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認識活動的發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勞動實踐要求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提供客體信息和認識工具。
(2)勞動實踐促進了人腦的發展,產生了人特有的認識結構和圖式,形成了人的認識能力。
(3)勞動實踐促使了人的交往、語言、符號的產生和發展,使抽象思維成為可能,并使人獲得了不同于生物遺傳的社會遺傳方式。
三、認識的本質與結構;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
1.認識的本質:在實踐基礎上反映和創造的統一
(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反映論共同原則。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和創造性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不是主體對客體的消極、簡單的摹寫和反映,而是一種能動的、創造性活動。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既有客體對主體的作用,更有主體對客體的作用。
①在反映過程中,主體能動地選擇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創造出概念和理論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提出創造性的預見;
?、谥黧w根據實踐需要,能動地創制出未來世界的藍圖、計劃、方案等等;
?、壑黧w認識能動地指導實踐,改造世界,創造出世界上本來沒有的事物。
(3)認識是反映和創造的辯證統一。反映是在創造過程中實現的,直觀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創造;創造不是無中生有的臆造,而以反映為前提和基礎;創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是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反映。反映和創造辯證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2.認識活動的基本結構
其基本結構是由認識主體、客體、中介構成,主體運用一定中介(工具、手段等)作用于客體,按一定方式實現主客體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