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林為例,考查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及其產生的危害,以及相關的治理保護措施,具體包括森林的生態環境效應,雨林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
題型1森林的生態環境效應
【例1】(2014·課標I)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氦化合物濃度增加,產生沉降,是新出現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數據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2010—2013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為每年9月30日)。據此完成下面(1)-(3)題
(1)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為()。
?、偕锪刻岣?br /> ?、谏锪拷档?br /> ?、壑仓昝芏雀淖?br /> ?、苤脖环植几淖?br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A.植株數量
B.總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縮
D.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678
招生考試信息網認為(1)依據表中植株數量一欄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數量沒有變化,但草本植物數量有明顯增加,則植株密度改變,依后面兩個地上、地下
生物量可看出生物量總體提高,故①③正確。
(2)表中地下生物量一欄顯示:灌木植物數量逐年減少,而草本植物數量逐年增加,呈現此消彼長態勢。
(3)從表中數據可看出,總體上草本植物越來越繁茂;而灌木植物呈現地上增加、地下減少態勢,且總量無增加,則未來可能出現萎縮。
【答案】(1)A(2)D(3)D
題型2.熱帶雨林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例2】(2016·課標Ⅲ)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游客從馬瑙斯出發,乘船沿內格羅河(下圖)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橋。行至內格羅河與布朗庫河交匯處,發現兩條河流的河水因顏色迥異,呈一黑黃分明的界線,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續前行,岸邊的沼澤漸漸映入眼簾…當晚他查閱資料,得知內格羅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質,顏色烏黑,而布朗庫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你是否贊同在該地區拓展旅游觀光業?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解析】678
招生考試網認為本題是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探究
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贊同,其理由可從熱帶雨林旅游資源獨特、旅游開發能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回答。若反對,其理由可從旅游開發會對當地生態環境、居民生活、文化帶來沖擊,并會導致污染等方面來回答。
【答案】贊同。理由:熱帶雨林旅游資源獨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開發與運營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增加當地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
不贊同。理由:對熱帶雨林環境造成破壞,產生污染;對當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帶來沖擊;來自自然的威脅(疾病、野生動物襲擊等)較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答題模板】
生態環境問題類題目的答題模板
生態環境問題常見設問詞有“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措施”(治理方法、建議、發展方向)等。常見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森林破壞、水土流失、荒漠化、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生態環境問題的考查一般有兩種類型,即成因與措施,678
招生信息網認為有時考查其一,有時兩方面綜合考查。
1.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題意,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還是沒有限定,綜合分析。綜合分析某生態問題成因,一般應按以下思路展開:
(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狀況、封閉狀況等)、氣候原因(熱量條件、降水條件、風力風向等)、土壤條件(土壤組成、肥力、質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狀況、季節變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蝕強度或沉積強度等)。
(2)人為原因:當地農業結構、居民能源消費結構、生產技術、政策導向等。
(3)分析原因時不要每一方面都展開說明,應有針對性地對某生態問題的有關方面進行分析說明。
2.分析“措施”時,則必須由原因來分析,即使題中沒有對原因的考查。只有找出原因,才能使措施具有針對性。
分析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治理措施,主要可從以下角度進行:
(1)根據成因確定措施。根據區域生態問題的成因確定該區域應采取的相應措施。
(2)根據階段確定措施。根據區域內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點確定某區域應采取的相應措施。
(3)根據措施確定措施。根據典型區域的發展措施確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區域的發展措施,借鑒典型區域的經驗。
熱門標簽:
高考、成人高考、自考、自學考試、成教、成考、成人教育、高考志愿填報、網絡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大、高考滿分作文、高考英語、高考數學、高考作文、高考英語作文、數學學習網、英語作文、高考理綜、高考文綜、
高職單招面試題、成考語文、成考政治、成考英語、成考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