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二 (成人高考專升本必背的考點)!
2019-4-14 來源:四川成人高考網 點擊:
1、動態生命表:根據觀察一群同一時間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動態過程而獲得數據編制的生命表。
2、基礎生態位:物種所占據的理論上的最大空間叫基礎生態位。
3、自疏現象:如果某種植物的播種密度超過一定值時,種內對資源的競爭不僅影響到植株生長發育的速度,而且影響植物的存活率,這一現象叫自疏現象。
4、生態位:在生態因子變化范圍內,能夠被生態元實際和潛在占據、利用或適應的部分,稱作生態元的生態位。
5、生態位寬度:在現有的資源譜中,一個生態元所能利用的各種資源總和的幅度。
6、哈-溫定律:在無限大的種群中,每一個體與種群內其他個體的交配機會均等,并且沒有其它干擾因素(突變、漂移、自然選擇等),各代的基因頻率不變,無論其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如何,只經歷一代,即達到遺傳平衡。
7、種間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資源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
8、競爭排斥原理:在環境資源上需求接近的兩個種類是不能在同一地區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區生活,往往在棲息地、食性、活動時間等方面有所不同。若兩個物種生態位完全重疊,必然是一個物種死亡,若使兩個物種同時生存,則要使生態位有差異,使生態位分化。
9、生物多樣性:生命有機體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綜合體的多樣化和變異性。
10、實際生態位:物種實際占據的生態位叫實際生態位。
11、邊緣效應:指綴塊邊緣部分由于受外圍影響而表現出與綴塊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態學特征的現象。
12、內稟增長率:在沒有任何環境因素(食物、領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條件下,由種群內在因素決定的穩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稱為種群的內稟增長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記作 rm。
13、空間異質性:指生態學過程和格局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勻性及其復雜性。
14、阿里規律:動物種群有一個最適的種群密度,因而種群過密或過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對種群產生抑制性的影響。
15、遺傳漂變:一般發生在較小的種群中,因為在一個很大的種群里,如果不發生突變,根據哈-溫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頻率將保持平衡狀態,但在較小的種群中,既使無適應的變異發生,種群內基因頻率也會發生變化,也就是由于隔離,不能充分的隨機交配,種群內基因不能達到完全自由分離和組合時產生的誤差所引起的,這樣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狀在種群中繼續保存下來。
16、生態位重疊:指不同生態元的生態位之間相重合的程度。
17、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18、環境容納量:對于一個種群來說,設想有一個環境條件所允許的最大種群值以K表示,當種群達到K值時,將不再增長,此時K值為環境容納量。
19、靜態生命表:根據某一特定時間對種群作一個年齡結構調查,并根據結果而編制的生命表。
20、生態元:從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組織層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態學結構和功能的單元稱為生態元。
21、生命表:用來描述種群生存與死亡的統計工具。
22、鄰接效應:當種群密度增加時,在鄰接的個體之間所出現的相互影響。
23、零增長線:一種生物利用某種必需營養元素時該種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邊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