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有人認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一觀點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
D.認為人君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
【答案】D
【解析】四個選項中只有C、D兩項符合董仲舒的思想。C項反映的是“君權神授”;D項反映的是董仲舒希望君主能愛惜百姓,這繼承了儒家的“仁政”的思想,故選D項。
二、漢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些做法都體現了( )。
A.“君權神授”思想
B.“大一統”思想
C.反專制思想
D.理學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實質是實現思想的統一;頒布“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統一,故二者都體現了“大一統”思想。
三、“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最能夠體現這句話的是(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統”
D.“三綱五?!?br />
【答案】B
【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學說把備家思想神秘化,帶有了某些神圣的宗教的特征,使皇權具有了神秘的色彩,嬴得了統治階級的青睞,儒家思想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A、C、D三項不能體現這一特征。
四、“學術界論述董仲舒思想的
政治性時,往往側重于它對現實政權的維護和鞏固……對這一點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正如周桂鈿先生所說,為統治者服務未必就是罪過,這主要決定于統治者的性質。漢武帝時西漢王朝正處于上升時期,有一定進步性?!痹谶@里作者引用周桂鈿先生的說法,最有可能想要得出的結論是( )。
A.肯定董仲舒“大一統”思想的時代價值
B.應徹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C.漢武帝是
歷史上很有作為的皇帝
D.要充分肯定漢武帝在歷史上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作者贊同周桂鈿的觀點。在社會長期動亂后建立起來的漢朝是社會安定的保障。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為漢武帝服務,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維護社會安定,有利于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
五、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董仲舒是有漢一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在當時就享有“群儒之首”的聲譽,在中國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學說的消極影響也是嚴重的……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舊、不思奮進等劣根性,都與之直接相關。
----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
材料二.河北衡水市兩縣爭搶“董仲舒”:關于“董子故里”的爭論,緣于董仲舒的故鄉在河北衡水市景縣、棗強兩縣的交界地帶一說,普遍的說法是,董仲舒是現今景縣董故莊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則在與董故莊村相鄰的棗強縣舊縣村,兩縣學者引經據典,各執一詞。兩縣政府還圍繞著“董仲舒”大搞文化投資,兩縣也很注重對自己境內董仲舒遺跡的保護。有學者指出,河北衡水市景縣、棗強兩縣對“董子故里”的爭論,體現了兩縣政府對文化的重視,這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對“董子文化”的保護和發掘極具意義。
(1)材料一體現了史學界對董仲舒的兩種不同評價,你比較同意哪一種看法?為什么?
【答案】如果同意積極影響,可從董仲舒創立的新儒學使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對于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和加強中央集權起了重要作用等角度分析。如果同意消極影響,可從儒學長期獨尊、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后果等角度分析。
(2)董仲舒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以至于河北衡水市兩縣爭搶?
【答案】董仲舒是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關鍵人物,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3)當前很多地方都在爭當歷史人物的故鄉和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我們應怎樣看待這些現象?
【答案】有利于傳統文化和歷史遺跡的保護和發掘;有利于拉動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