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淺談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019-1-31 來源:本站 點擊:
淺談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生產方式
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簡稱生產方式,是指人類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它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一定的生產力與一定的生產關系的統一。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內容,體現著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形式,體現著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二、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边@就是說在物質生活、政洽生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會生活中,社會的物質生活具有決定的意義;而在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等全部社會物質生活中,生產方式又具有決定的意義。因此,在影響社會歷史發展的各種要素中,起著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方式。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條重要基本原理。
生產方式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產生。生產方式即勞動方式,人類在勞動中不可避免地要結成一定的物質關系或經濟關系,亦稱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人與人之間一定的政治的和思想的社會關系,亦稱上層建筑。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囊括了人與人的一切社會關系,構成了整個社會。由此可見,一定方式的生產勞動不僅把動物改造成了人,還讓人結成了社會。
第二,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存在。人類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分為物質活動、政治活動精神活動,其中政治活動和精神活動尤其復雜多樣,形成了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多樣性。但社會活動無論怎樣復雜都必須有一個簡單的卻是必要的前提,就是人首先要活著,然后才能從事其他活動,而人活下去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資料都只有通過一定方式的生產勞動才能產生出來。
第三,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一個社會,無論政治制度的性質,還是意識形態的性質,根本上都是由那個社會的經濟制度的性質決定的,而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就是那個社會生產方式中各種生產關系的總和。所以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會有什么樣性質的社會制度。
第四,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在社會的發展中,生產力總是不停地進步的。當生產關系不能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時,生產關系就會進行某些量變水平的調整,這種調整是在原有生產方式內部進行的,稱為社會改良或改革。當生產關系無論怎樣改良或改革都不能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時,生產關系就會進行某些質變水平的改變,這種改變是以新的生產方式取代原有的生產方式,稱為社會革命。所以,一種社會制度的變化,無論是量變,還是質變,無論是經濟制度的變化,還是包括經濟、政治、思想等在內的整個社會制度的變化,最終都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
第五,生產方式決定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影響作用的性質、方式和大小。如前所述,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都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但這種作用不是直接的決定作用,而是通過與生產方式的結合才得以間接地實現的。例如,一條流動著的河流,就其本身而言,只是遵循自然規律在流動而已無所謂好壞,只有與一定生產方式相聯系時,我們才能區分“水災”與“水利”。可見同樣的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實際作用取決于生產方式。又如,同樣的人口數量在此生產方式中可能是不足的,在彼生產方式中可能是過剩的;同樣的人口質量在此生產方式中可能是高的,在彼生產方式中可能是低的。可見同樣的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實際作用也取決于生產方式。